評估模式
學科層面
類別 | 新生入學評估 | 單元進展性評估 | 學年總結性評估 |
對象 | 小一及插班生 | 小一至中六 | 小一至中六 |
時間 | 入學時 | 五個單元,每單元的最後一個週 | 學年終結時 |
目的 | 識別學生的學習需要,透過評估取得學習基線,為學生安排合適的學習組別,準備適切的支援,以促進入學後的適應和學習表現。 |
檢視學生於該單元的學習表現,對各學習目標的掌握和成果;回饋學與教的規劃,以訂立往後單元的學習目標和重點,設計合適的調適課業。 | 總結學生全學年的學習表現,繼而促進教師更有效地規劃來年的學與教,為學生安排合適的學習組別和學習需要。 |
模式 | 紙筆評估 口頭評估 實作活動 多元活動 專題研習 |
成長支援層面
按自閉症學生的需要,本校重視家校合作。每個學年,本校都會收集家長對學生的四大範疇,包括:「學習適應」、「社交適應」、「情緒適應」和「特殊行為」的評分和了解家長對四大範疇的關注程度,繼而由校方透過評估、日常觀察和班團隊的討論下,由主責教師為學生制定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,並為每個目標設計在校的輔導課堂和家校合作的措施,以全方位的形式提升學生的學習、社交和情緒適應能力。
本校會按學生的學習需要類別進行不同的評估,為學生安排合適的支援服務,例如:校內的專責職員,包括言語治療師會為學生進行評估,以制定該學年合適的治療目標或跟進計劃,給予學生密集式和常規式的治療課堂;職業治療師除了會為學生進行評估,以制定該學年合適的治療目標或跟進計劃外,亦會評估校內的設備是否合適個別有需要的學生使用,採購物資以配合學生的學習需要;校護重視學生健康,除了會密切關注學生個別醫療需要外,亦會記錄全校學生的身體質量指數(Body Mass Index (BMI)),從而推廣全校的健康活動,促進學生的健康生活。
評估報告
為了讓家長得悉學生最新的學習表現,學校會向家長派發以下報告:
類別 | 單元學行報告 | 成績表 | 樂行成長Guide自理能力量表 |
對象 | 小一至中六 | ||
時間 | 每單元後 | 上、下學期完結後 | 學年終結時 |